外保溫脫落的最大特點就是普遍性。一是責任主體的普遍性,外保溫脫落了幾乎涵蓋所有的大型開發商,無論是央企、還是上市公司,概莫能外; 無論是中國本土開發商、還是洋開發商,無一幸免。二是地域的普遍性,特別是嚴寒地區,每個城市都有發生。三是年份的普遍性,而且是愈演愈烈。
除了普遍性外,還有幾個顯著的特點
1.從時間上,呈現“新掉老不掉”的現象。也就是說2015年以后完成施工的外墻保溫材料脫落概率遠遠大于2015年以前的。
出現這現象的原因大概兩點:一、早期的外保溫行業從業者尚未學會造假;二、后期風起云涌的新體系缺乏科研支撐。
2.按體系分類的話,新型材料的脫落概率遠遠高于傳統的EPS薄抹灰體系和高檔巖棉薄抹灰體系。比如酚醛體系、擠塑板體系和發泡水泥體系。低檔巖棉脫落事件也時有發生。
3.既有建筑節能改造外墻保溫材料脫落比例遠遠高于新建建筑的脫落比例。
既有建筑節能保溫改造是一項比新建建筑技術標準和施工工藝要求更高的工程,因為既有建筑基層墻體的強度以及飾面材料的質量在使用過程中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墻體多層次構造層的拉伸粘結強度不同,如涂料飾面的膩子、涂料、墻體等不同層面的粘結強度不同。
因此,當既有建筑進行節能改造時,必須采用拉拔儀對基層的粘結強度進行測試,且同一建筑物的不同材質的基層應分別測量,找出最薄弱環節并根據基層情況的評價狀況,采取相應的措施。但在現實環境中,由于公、民建筑的節能改造,有時比新建建筑還糊弄,出事是在所難免的。